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瓷窯及沉船考古專題
TRADE CERAMICS AND SHIPWRECK ARCHEOLOGY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藝術史研究所  
授課教師
謝明良 
課號
ARHY8008 
課程識別碼
141 D012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8,9,A(15:30~19:15) 
上課地點
樂學館205 
備註
限博士班以上。總人數限15人,外系限5人。領域:工藝美術。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以博士生為授課對象,上課時間為每週四下午四時至七時,本課程為選修,學程一學期,3學分。
本課程旨在探討中國貿易陶瓷發展概況,兼及東北亞韓國、日本與東南亞越南、泰國等區域貿易陶瓷器的模仿、創新與市場競爭等議題。除了貿易陶瓷研究所必要涉及的陸地考古遺址資料,例如中國窯址、墓葬與居住遺址等考古報告與世界各地相關考古報告以外,本課程特別側重結合近年來方興未艾的沉船考古資料,探討貿易陶瓷生產與消費的相關議題。
從人類物質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國陶瓷器的生產與貿易流通,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其範圍不僅涵蓋皇室貴族上層階級的品味、收藏與鑑賞,亦廣及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日用。在許多沒有文字紀錄或者史料稀少的區域,中國陶瓷遺物因其不易腐爛的特性往往是考古遺址出土各項遺物類別當中,數量最多,且最能作為文化層定年以及所屬文化與生活內涵依據的遺留。因此,貿易陶瓷器向來是個重要的學術議題,得以聯繫貿易交通、經濟史,甚且透過器形、紋飾風格與圖像內涵的演繹,追索不同時代東西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近年來,伴隨科技的進步,沉船考古研究日益蓬勃。這些沉船的出水地點、船籍、年代、貨物組合與其裝載方式,為探究亞歐航路變遷與貿易品內容,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出土的豐富陶瓷遺物,不僅提供相關遺物編年的證據,亦可作為建構貿易實態的最佳中介元素。沉船中不同遺物之間的組合與變化,訴說著物品流動引發的文化衍變故事。
本課程,將依照時代,以某一時期的相關沉船資料為中心,說明該時期中國貿易陶瓷的相關議題,例如類型、貿易路線與文化交流。在對中國貿易陶瓷發展概況有一個整體性的理解以後,回頭探討台灣遺址出土中國陶瓷器的議題。最後,檢視沈船考古資料於貿易陶瓷研究的展望及侷限性。
 

課程目標
 
課程要求
第一週:貿易陶瓷與沈船考古的研究概況
1. 吳春明,〈近古歐亞航路網絡中的沉船考古〉,《東南文化研究》3期,2003年12月,頁343-365。
2. 岡泰正,〈沉沒船?貿易陶磁?問題〉,《目?眼》201,1993年。
3.《季刊考古學》第75號,(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2001年)
【???貿易陶磁器?研究】 專題(頁16-21)
龜井明德〈中國貿易陶磁器研究?到達點-唐、宋、 元代〉
堀內秀樹〈中國貿易陶磁器研究?到達點-明、清代〉
向井 亙〈東南???陶磁器研究?到達點〉
森 達也〈朝鮮陶磁器研究?到達點〉

第二週:九至十二世紀的中國貿易陶瓷
1. 謝明良,〈記『黑石號』(Batu Hitam)沈船中的中國陶瓷器〉, 《貿易陶瓷與文化史》(台北:允晨文化,2005),頁137-169。原載《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9(2002)。
2. 龜井明德等,〈宋代?輸出陶磁〉,《世界陶磁全集12 宋》 (小學館,1977)
3. 馮先銘,〈元以前我國瓷器銷行亞洲的考察〉,《文物》,1981年6期。

第三週:新安沈船的研究
1. 李知宴,〈從南朝鮮新安海底青瓷的發現看龍泉青瓷的發展〉,《考古與文物》2,1985年,頁96-102。
2. 馮先銘,〈南朝鮮新安沉船及瓷器問題探討〉,《故宮博物院院刊》2,1985年3月,頁112-118、121。
3. 龜井明德,〈日元陶磁貿易?樣態-新安沉沒船?????〉,《日本貿易陶磁史?研究》(同朋社,1986)。
4. 東京國立博物館、中日新聞社編集《新安海底引揚?文物》(中日新聞社,1983年)

第四週:在韓國出土的中國陶瓷研究回顧
1. 國立清州博物館編著,《韓國出土中國磁器特別展》(韓國,國立清州博物館,1986)。
2. Chinese Ceramics in Korean Culture(Daegu National Museum, 2004)。

第五週:十五、十六世紀的沉船與外銷瓷(上)
1. Treasures from the Hoi An Hoard: Important Vietnamese Ceramics from a Late 15th/Early 16th Century Cargo, vol.1&2 (San Francisco and Los Angeles, Butterfields, October 11-13, 2000)。
2. John Guy,” The Hoi An Cargo: a New Chapter in Asian Ceramics”, American Ceramics,14/1(2002), pp. 38-43.
3. 菊池誠一,<????中部?沉默船引?揚?陶磁器>《貿易陶磁研究》18,1998年,頁137-148。

第六週:十五、十六世紀的沉船與外銷瓷(下)
1. Adoph.A.Hoehling,Lost at Sea(Harrisburg,Stackpole Books,1984)
2. Franck Goddio,Monique Crick,Stacey Pierson,Sunken Treasures:fifteen Century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Lena cargo(London,Periplus,2000)
3. Chuimei Ho and Malcolm N.Smith,“Gap in Ceramic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Rise of Multinational Traders in 15th Century Asia”,《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7,1999年。
4. Roxanna Brown,“The Ming Gap and Shipwreck Ceramics in Southeast Asia ”,PhD dissertation,UCLA,January 2004.

第七週:十七世紀中國貿易瓷
1. 福建省博物館,《漳州窯--福建漳州地區明清窯址調查發掘報告之一》(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2. 曹建文、羅易扉,〈克拉克瓷器在景德鎮窯址的發現〉,《文物天地》162,2004年12月,頁41-53。
3. 森村健一編,《SwatowⅠ:明末清初福建沿海貿易陶瓷的研究》、《SwatowⅡ:福建省漳州窯系陶瓷器????》(西田紀念東洋陶磁史研究大阪城研究會、?環濠都市遺跡研究會、關西近世考古學研究會主辦1994討論會論文集)
4. 西田宏子、出川哲朗,《明末?初?民窯》(東京:平凡社,1997)
5. 上海博物館編,《上海博物館與英國巴特勒家族所藏十七世紀景德鎮瓷器/S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